请输入搜索内容,并按回车键开始搜索...

更漏子

玉炉香,红蜡泪,偏照画堂秋思。眉翠薄,鬓云残,夜长衾枕寒。
梧桐树,三更雨,不道离情正苦。一叶叶,一声声,空阶滴到明。
                

诗集

注解

更漏子:词牌名。它类似渊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《小夜曲》,歌唱的是午夜情事。《尊前集》入「大石调」,又入「商调」。《金奁集》入「林钟商调」。四十六字,前阕两仄韵,两平韵,后阕三仄韵,两平韵。
鬓(bìn)云:鬓髮如云。
衾(qīn):被子。
梧桐:落叶乔木,古人以为是凤凰栖止之木。
不道:不管、不理会的意思。
空阶滴到明:语出南朝何逊《临行与故游夜别》:「夜雨滴空阶。」

简介

此词抒写思妇的离愁。上阕写室内物象,虽是温暖祥和的场景,但孤独的思妇辗转难眠而容颜不整,鬓发散乱,忍受着枕衾间的寒冷与痛苦;下阕通过写思妇在室内听到室外的雨声来描摹人物的心情。全词从室内到室外,从视觉到听觉,从实到虚,构成一种浓郁的愁境。上阕辞采密丽,下阕疏淡流畅,一密一疏,一浓一淡,情感变化发展自然。

佳句

  • 一叶叶,一声声,空阶滴到明。
  • 梧桐树,三更雨,不道离情正苦。
  • 玉炉香,红蜡泪,偏照画堂秋思。
  • 眉翠薄,鬓云残,夜长衾枕寒。

翻译

玉炉散发着香烟,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,摇曳的光影映照的是画堂中人的秋思。她的蛾眉颜色已褪,鬓发也已零乱,漫漫长夜无法安眠,只觉枕被一片寒凉。
窗外的梧桐树,正淋着三更的冷雨,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。一滴一滴的雨点,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,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,一直到天明。

评价

宋·胡仔《苕溪渔丛话》后集卷十七:庭筠工于造语,极为绮靡,《花间集》可见矣。《更漏子·玉炉香》一首尤佳。
明·卓人月《古今词统》徐士俊:「夜雨滴空阶」,五字不为少;此二十三字不为多。
明·沈际飞《草堂诗馀正集·卷一》:子野句「深院锁黄昏,阵阵芭蕉雨」,似足该括此首,第观此始见其妙。
明·李廷机《草堂诗馀评林》:前以夜阑为思,后以夜雨为思,善能体出秋夜之思者。
清·谭献《潭评词辨·卷一》:「梧桐树」以下,似直下语,正从「夜长」逗出,亦书家「无垂不缩」之法。
清人谢章铤《赌棋山庄词话》卷八:温尉词当看其清真,不当看其繁缛。……「梧桐树,三更雨,不道离情正苦。一叶叶,一声声,空阶滴到明。」语弥淡,情弥苦,非奇丽为佳矣。
清·陈廷焯《云韶集·卷一》:遣词凄艳,是飞卿本色。结三句开北宋先声。又《白雨斋词话》评曰:不知「梧桐树」数语,用笔较快,而意味无上二章之厚。又《词则·大雅集》评曰:后半阕无一字不妙,沉郁不及上二章,而凄警特绝。
李冰若《花间集评注·栩庄漫记》:飞卿此词,自是集中之冠,寻常情景,写来凄婉动人,全由秋思离情为其骨干。宋人「枕前泪共窗前雨,隔个窗儿滴到明」,本此而转成淡薄。温词如此凄丽有情致,不为设色所累者,寥寥可数也。温、韦并称,赖有此耳。
唐圭璋《唐宋词简释》:此首写离情,浓淡相间,上阕浓丽,下阕疏淡。通篇自画至夜,自夜至晓。其境弥幽,其情弥苦。上阕,起三句写境,女三句写入。画堂之内,惟有炉香、蜡泪相对,何等凄寂。迨至夜长衾寒之时,更愁损矣。眉薄鬓残,可见展转反侧、思极无眠之况。下阕,承夜长夹,单写梧桐夜雨,一气直下,语浅情深。宋人句云:「枕前泪共阶前雨,隔个窗儿滴到明。」从此脱胎,然无上文之浓丽相配,故不如此词之深厚。
俞平伯《唐宋词选释》:后半首写得很直,而一夜无眠却终未说破,依然含蓄;谭意或者如此罢。